小暑养生:进补待初伏,天热还能运动吗?
来源:本站 时间:2019/7/21 15:41:38 次数:
7月7日,为小暑节气。小暑大暑,是一年中热的时节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孙明瑜副教授提醒,夏季饮食宜清淡,要多饮水,少吹电风扇少用空调,特别是高血压、冠心病患者尤其要多加注意。
伏天防腹泻 贪凉易生病
夏季喝生水,吃未经洗净消毒的瓜果蔬菜,食品保存不当,都可能导致病菌传入人体。同时伏天饮水多,容易冲淡胃酸,降低了胃液的杀菌能力,从而诱发腹泻,也就是“伏天泻”。
三伏天还易患暑天感冒,这与白天受热、夜晚贪凉有关。患者除了吃药外,更要注意劳逸结合,饮食清淡,多饮水,少吹电风扇少用空调。特别是高血压、冠心病患者尤其要多加注意。
心静自然凉 运动避日晒
小暑时气候炎热,人体能量消耗较大,此时宜遵循“少动多静”的养生原则。每天作息应有规律,除了要保证充足睡眠外,也要注意劳逸结合,避免运动强度过大。
小暑气候炎热,人易感心烦不安,疲倦乏力。 养生应该养护好心脏,以“心静”为宜,心静自然凉。
夏季运动,一定要避开酷热的10点到16点。时间也不宜过长,既要避开烈日,又要“无厌于日”,适当接触一些阳光,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。晨练时间并不是越早越好。
当人们习惯了空调房、以车代步,汗腺、皮肤、心脏对热的耐受能力可能下降,出现乏力、气短、头晕等症状,还可能导致气管、咽喉发炎。 建议大家夏天不妨从小强度的运动开始,每天行走半小时,或游泳、打网球、打羽毛球等。
饮食要卫生 初伏可进补
小暑时节,人体易受湿热邪气的侵袭,出现浑身乏力、头身困重、食欲不佳的症状。此时,要注意强健脾胃以祛湿气。同时注意饮食卫生,谨防病从口入。
夏季进补得当可使阳气向外宣泄,与“夏长”之气相适。 小暑之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养生之日,叫“初伏”,之后每十天是一个伏日。哮喘、慢性反复感冒、心绞痛、风湿性关节炎、慢性腹泻、冻疮等等冬天好发的疾病,在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养,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, 治疗方法有三伏贴、三伏灸等。
补水宜喝粥 清热祛湿气
小暑脾胃虚弱,食疗多以清热祛湿、健脾为主。天气热的时候可喝粥,比如用荷叶、土茯苓、扁豆、薏米、冬瓜、莲子、银耳等煲成的消暑汤或粥, 但要注意不要食用过量,以免增加肠胃负担,严重者可能腹泻。
夏季粥包括:清热祛湿粥(赤小豆30克,白扁豆、薏苡仁、芡实各20克,灯芯花10克,赤茯苓15克),对于暑热引起的小便不利,胃滞不适,腹胀脘闷,能起清热祛湿之效,大便干结者不宜用;
中医理论认为“苦能清热”。苦瓜性味苦、寒,归脾、心、肝经,具有清热消暑、凉血解毒、滋肝明目的功效。
小暑前后一个月产的鳝鱼为滋补味美,夏季往往是支气管哮喘、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,而黄鳝性温味甘,具有补中益气、补肝脾、除风湿、强筋骨等作用,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,小暑时节宜吃黄鳝。